元宵节(Lantern Festival),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,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元,为始;宵,为夜。” 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为“元宵节” 。
中医认为,元宵节不仅是欢庆的时刻,也是养生的好时机。此时应注重保暖,认清体质辨证进补,以养肾、补阳气、调理脾胃为主。吃元宵不仅寓意着喜庆和团圆,还有御春寒、补脾胃、益肺气的养生功效。
一、宜春捂
春季是养肝的佳节,肝喜调达疏泄,恶抑郁。元宵节处于雨水和惊蛰之间,天气变化不定,易出现寒潮。此时应继续“春捂”,注重保暖,以防寒邪侵袭。
二、宜养神
人与自然和谐统一,春季属木,与肝相应。此时应调节情绪,静心养性,使肝气条达顺畅,达到护肝养肝的目的。
三、宜运动
元宵节有“走百病”的习俗,通过四处游走强身健体。中老年人可进行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传统养生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抵抗力。
四、元宵食用指南
1. 早晚不宜食用:元宵外皮为糯米,黏性高,不易消化。早晚胃肠道功能较弱,应避免食用。
2. 不宜过多食用:元宵含糖含脂,含有较多支链淀粉,不易消化。应与蔬菜、水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搭配食用。年老体弱者、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应适量食用。